• 欢迎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网!提供2025年全国公务员考试时间、成绩查询、报名时间、报名入口、报考条件、职位表、考试公告、考试科目、考试大纲、历年真题、分数线查询等公考资讯。

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网

2020国考行测重点指导:数目关系之青蛙是怎么样跳井的?

2018-12-08   来源: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网"    点击:669   

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20国考行测重点指导:数目关系之青蛙是怎么样跳井的?相信行测考试肯定是不少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儿。行测中涉及的常识面之广,考试知识点之细,需要开始做到在积累的同时学会肯定的解题方法。

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20国考行测重点指导:数目关系之青蛙是怎么样跳井的?相信行测考试肯定是不少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儿。行测中涉及的常识面之广,考试知识点之细,需要开始做到在积累的同时学会肯定的解题方法。国考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,相信能给考生带来肯定的帮忙。

更多国考复习方法详见最新版国考通用教程

仔细研读下文2020国考行测重点指导:数目关系之青蛙是怎么样跳井的?

何为青蛙跳井?青蛙又是怎么样跳井的?不少人看到这个题目或许会非常懵,大家为何要考虑这个问题?其实,这与大家公考行测考试中的一类题型有关。在数目关系中,常常有如此一类题型:工程问题中出现正负工作效率交替的合作问题。这种题型很像青蛙跳井的过程,因此大家称之为青蛙跳井问题。为了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学会这种题目,大家先认识一下标准的青蛙跳井模型,再通过标准模型学会青蛙是怎么样跳井的。

1、标准青蛙跳井问题

1、模型:现有一口高10米的井,有一只青蛙位于井底,青蛙每次跳的高度为5米,因为井壁比较光滑,青蛙每跳5米下滑3米,这只青蛙几次能跳出此井?

剖析青蛙跳井问题:大家明显发现,青蛙在运动过程中一直是上跳下滑,具备周期性、循环性,在每个周期之中,青蛙都会先向上跳跃5米,再向下滑动3米,所以在完整的一个循环周期内,青蛙实质向上跳跃运动了2米。

大家可以想到,青蛙在跳出井口的一瞬间肯定是在向上运动的过程,而不是先跳出到空中再回落到井口。所以大家要第一将向上运动过程的5米距离预留出来,此处5米就称作预留量。

剩余的预留高度五米需要几个周期才能达到呢?大家可以用52=2.5个周期达到,向上取整为3个周期。

在3个周期之后,这只青蛙到达了6米的高度。再跳一次,就能跳出井口了。

通过上述剖析,大家了解青蛙跳井问题有两个重点特点:

2、重点特点:周期性;

周期内工作效率有正有负。

经过上面的学习,大家可以通过训练一道变形题目来加以巩固。

例:单杠上挂着一条4米长的爬绳,小赵每次向上爬1米又滑下半米,问小赵几次才能爬上单杠?

一周期中,小赵先先向上1米,再下滑0.5米。所以一个完整的周期小赵会向上运动0.5米。

小赵上单杠肯定是在向上运动过程,所以预留峰值一米长度。

剩余三米,需要留个完整周期达到。

最后一米再爬一次,故共七次到达单杠。

2、青蛙跳井与工程问题结合----有负效率的交替合作

这种工程问题当中,因为存在了负效率,就像先向上爬又下滑的青蛙跳井问题。大家用一道经典模型题目来进行知道:

一水池有甲和乙两根进水管,丙一根排水管。空池时,单开甲水管,5小时可将水池注满水;单开乙水管,6小时可将水池注满水;满池水时单开丙管,4小时可排空水池。假如按甲、乙、丙......的顺序轮流各开1小时,要将水池注满水需要多少小时?

此题目所求为乘除关系,且对应量未知,可以先设特殊值从而简化运算。一般可以将工作总量设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,设为60。则大家可以得出甲管的效率为12,乙效率10,丙效率-15。那样完整的一个周期是由甲乙先注入水,丙再排水,效率和为7。效率峰值达到22。

注满池水,肯定是在甲乙两管做正效率的过程中发生的。所以先预留出22。剩余38需要注入。

38的水量需要6个完整的循环才能达到。

六个循环后,共注入水量42。还剩18需要注入。

18需要甲注入一小时,乙注入0.6小时。

共计19.6小时。

这就是大家工程问题当中最常考的一类青蛙跳井问题的题目,题型解答过程相对固定套路化,只不过在问题的最后问法对象上稍有不同,大家只须加以不同即可。

综上所述,大家经过察看无论是经典的青蛙跳井问题,还是青蛙跳井在工程问题中的变形,其本质都是一个循环问题,因此大家在做此类题目时必须要注意以下两个重点:最小循环周期;一个循环周期内的效率和。只须抓住这两个重点,大家就可以愈加熟练顺畅的解决好青蛙跳井问题及其变形题目。


上一篇:


下一篇: